您好!欢迎来姬新民唢呐制作中心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唢呐文章当前位置:首页 >> 唢呐文章 >> 唢呐实时动态
这里是一方唢呐艺术的沃土
发布时间: 来源:石亚萍 任 义 浏览:[4098]


淮北平原初冬的阳光,频频向我们炫耀着霜叶般的金黄,让我们感受着扑面而来热情的暖意。2014年 11月2日上午,受安徽省宿州市文化馆的友好邀请,国内多位知名民管乐艺术大家结伴而行,参加了该市首次举办的国家级非遗唢呐艺术研讨会。
会议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石海彬先生的委托,邀请了我国著名民族管乐八大家之一的唢呐演奏家、教育理论家、安徽省艺术学院资深教授吴安明老师,著名青年唢呐演奏家、教育理论家、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刘云鸽老师,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晚特邀资深艺术家、著名唢呐演奏家、民族管乐教育家、重庆市民族乐团首席唢呐罗庆忠老师,著名唢呐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民族乐团首席唢呐汪德义老师,河南省唢呐艺术学校校长、民族管乐教育家、著名河南豫东派唢呐演奏家佘清华老师等专家教授莅临会议研讨赐教。砀山、灵璧两大流派本土知名唢呐艺人与专家教授欢聚一堂,天籁之音和泥土的芳香,在文化馆学术讲座厅的小舞台上回荡,研讨切磋使与会艺术家获益匪浅。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承东启西,是京沪铁路线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35万人,有“中国观赏石之城” 、“中国酥梨之都”、“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国画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马戏之乡” 、“中国奇石之乡”,素有江北第一州和淮海“龙眼”之称。
宿州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9項,省级非遗名录18項,市级非遗名录52項,内容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该市文化强市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在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中,砀山唢呐和灵璧菠林喇叭吹奏艺术,以及埇桥唢呐制作技艺,三项世代传承、扎根民间的传统音乐技艺,近年来已走出家门、享誉海内外。
国家级非遗“砀山唢呐”,滋生于黄河故道,距今五百余年盛传不衰。经过几十代的艺术传承,艺人对源于中原的唢呐结构不断改革创新,他们把唢呐笛杆加长、钦子缩短,芦苇哨片熨烫加宽,吹奏低音时即兴借孔,音域拓展可达五度音程,音质细腻浑厚、粗犷豪放,形成了砀山唢呐独特的长杆短钦子、细腻而粗犷的艺术风格。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砀山县的民间唢呐艺术日臻完美,形成了齐鲁礼乐和中原民风融合、酣畅明亮、刚柔相济的皖东北唢呐艺术流派,诞生了张连生、尹明山等当代民间唢呐艺术大师。2009年,砀山县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唢呐之乡”和“安徽省民族吹管乐培训基地”荣誉称号。同年,由闫清华、张团结等六位农民唢呐艺人组合演奏的《凡字调绞快板叫句子》,参加央视全国民族器乐大赛。半决赛上,其淳朴的演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田青先生现场高度评价砀山唢呐:“你们的演奏又有味儿、又有劲儿,令我们为之一震,听着过瘾”!2011年,砀山唢呐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至2014年,砀山唢呐陆续应邀在国内参加大型演出,先后赴新疆、内蒙古、深圳、珠海、北京等城市演出受到好评。其间还走出国门,先后到澳门、美国代表国家文化部演出,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赞赏。砀山唢呐的形成、沿革和创新提高,始终影响带动着苏鲁豫皖周边区域民间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2013年,宿州市砀山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唢呐之乡”;今年的“中国邯郸·永年”唢呐吹歌会上,砀山唢呐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唢呐对吹咔戏《锔大缸》,在今年安徽省群星奖评选中喜获二等奖。
国家级“灵璧菠林喇叭”自清末创始以来,目前已七代家族传承,历经百年沧桑。菠林喇叭的周姓直系,有男女老幼乐手共计百余人,外姓徒众上千人,横跨苏鲁豫皖,形成了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享誉民间海外;近年活跃在全国各地,受邀参加“欢闹省城”、“京城献艺”、“迎奥运”、“出省挑战打对棚”等一系列大型艺术活动。2012年,菠林喇叭参加了北京“毛泽东主席诞辰119周年”纪念演出活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省级非遗“埇桥唢呐制作技艺”源自清乾隆年间,太和民间唢呐艺人张世成之子张效凡举家投亲迁徙,在宿州东北乡间夏桥集落户。张效凡在家传笙笛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同出太和一脉的砀山和宿州埇桥张派唢呐吹奏的艺术特点,研创出第一代七孔短钦子大唢呐,和花鼓戏、拉魂腔(泗州戏)专用14篎木斗方笙,震惊了苏鲁豫皖民间众多唢呐艺人。从此,皖北张派的唢呐笛杆子吹奏功夫和宿州埇桥唢呐笙笛制作技艺,即确立了借孔发音和长杆短钦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埇桥唢呐笙笛制作技艺,也在苏鲁豫皖广大区域享誉民间270余年。经过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乐器制作改革委员会理事、2005年全国高档民管乐器制作大赛金奖唢呐获得者、宿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民管吹打乐专业委员会会长、我国著名唢呐笙笛制作家姬新民先生的埇桥唢呐制作,选料考究、造型美观,研创的规范唢呐笙笛制作音程的“尺度发音法”,在我国民管乐器制作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其各类调式唢呐和调式型制吹笙制作,逐步形成了音色精准、做工精良、造型美观独特的宿州民管乐器制作艺术流派。埇桥唢呐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知名音乐院校团体的教学演出,和国内外华人艺术家的演奏和珍藏。
宿州三项唢呐技艺的非凡成就,近年来已引起了民族音乐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确立了宿州唢呐艺术在我国民族管乐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是值得骄傲的优秀地域文化遗产。宿州市文化馆此次举办的非遗唢呐艺术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宿州市非遗唢呐艺术在我国民族管乐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二是探讨砀山张连生流派唢呐演奏的艺术个性和传承体系,三是探讨灵璧菠林喇叭历史传承的文脉传承和民俗特征,四是探讨砀山和埇桥唢呐皖北二张体系的延续和技艺传承,以及埇桥唢呐笙笛制作的技艺创新,对我国民族管乐器制作技艺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研讨会上,宿州市文广新局分管局长邵迪同志出席会议,并向与会专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宿州市艺术中心主任李晓兵同志,代表主办方详细介绍了当地各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政策,友好地邀请国内各艺术领域的专家们,能经常莅临宿州交流指导,以期共同提高。国家一级作曲、宿州市剧目研究室主任许飞同志应邀列席,宿州市文化馆馆长李玲同志和非遗保护中心专家领导石亚萍同志,向新闻媒体和与会专家,热情地介绍了本土非遗唢呐艺术文脉传承的历史概况,以及挖掘保护和创新发展的回顾与规划。
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研究员、国家级核心刊物特邀民管音乐评论家、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黄淮海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民管吹打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义老师的点评串联下,活动现场互动交流,气氛异常热烈,唢呐名家们也即兴表演了各自的看家绝活。宿州市泗州戏剧团78岁高龄的代礼法老师,演奏了细腻柔情的地方名曲《安徽坠子戏》;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全国两届唢呐艺术交流大赛特别奖获得者、砀山张连生唢呐技艺传人马东亚先生,用姬新民老师为其量身定做的长杆短钦子唢呐,演奏了宿州地方民间曲艺《淮北琴书》;灵璧菠林喇叭的优秀代表孙家才先生,演奏了皖东北唢呐技艺流畅华丽的《上把凡字调》。中国民管八大家之一的演奏家吴安明先生,现场献艺的《泗州戏·拾棉花》和《南腔北调锔大缸》,把艺术交流推向了高潮。
植根于黄河礼乐和楚汉文化相溶相通的艺术土壤,宿州民间历史传承的唢呐艺术,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宿州市文化馆适时召开国家级非遗唢呐艺术交流研讨会,是加强国内民管乐领域唢呐艺术交流、实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与提升民间音乐艺术境界的睿智之举。知名专家亲临现场开展艺术交流与研讨,使宿州印记的非遗唢呐技艺,得到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和印证的机会。
这里是一方唢呐艺术的沃土,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守护。我们相信,不仅仅是在宿州,泱泱中华各民族音乐文化肥沃的土地上,定会年复一年地绽开出生生不息、芬芳馥郁的一朵朵艺术奇葩。
 
 
 
上一篇: 石海彬唢呐协奏曲音乐会6月5日将在京上演
下一篇: 砀山县首届“唢呐争霸赛”落幕 20个唢呐班同台角逐(图)

友情链接: 优酷视频 | 合肥庆典 | 专业唢呐制作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vied 姬新民唢呐制作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赛优1网络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人民路第三小学对面 电话:0557-3038067\15178261917\13855725443
QQ:1019756701 淘宝:http://shop61839879.taobao.com
皖ICP备13015939号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151号